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通供应链的堵点、断点,5月28日,市工信局举办化工产品产能对接会,我市超30家化工产业上下游企业到场参与供需信息交流与对接。
行业蓬勃发展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据了解,去年全市石化产业规上企业351家,实现规上企业增加值747.41亿元,增长10%。纺织鞋服产业规上企业1855家,实现规上企业增加值1463.06亿元,比增5.4%。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从石油——化工原料——化纤产品——纺织鞋服产业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石油化工产业是我市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石化、纺纤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泉州市石油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瞄准既定目标任务,补短、补缺、补强,精准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泉州湄洲湾石化基地炼油能力达到29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210万吨/年,形成产品门类比较齐全的石化产业体系。其中福建联合石化公司炼油产能达到1400万吨/年、乙烯产能达到110万吨/年;中化泉州公司1200万吨/年炼油及配套300万吨炼油扩建、100万吨/年乙烯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打破信息壁垒
让产品更贴合市场需求
在对接会现场,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化工销售(福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化工产品生产情况、销售情况。“对接会上,我们主要推出了抗‘疫’相关聚烯烃专用料、民生相关聚烯烃专用料等。”福建联合石化市场部聚烯烃产品应用工程师王欣告诉记者,为了共同抗击疫情,满足本地企业口罩生产需求,公司调整了产品结构,大幅增加纺粘无纺布等抗“疫”相关化工原材料的排产量。“福建是全国无纺布加工基地,此前本地的纺粘无纺布产品大部分要从外省调货进来。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对产品进行了攻关和改进,丰富产品品类,并更加贴合本地的市场需求。”
对接会上,企业针对各自的供需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洽谈。在坚持主业的同时,今年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两条熔喷布生产线。“这两条线的产能在4至5吨。”该企业总经理谢历峰说,专场对接会给企业提供了一个供需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企业及时掌握供需双方的关切点,形成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企业更好地朝着客户需求的方向进行调整。“在对接会上,我们与到场的企业进行了交流,为后期的对接合作打下基础。”
据悉,在对接会结束后,中石化化工销售(福建)有限公司与23家企业达成2020年初步合作意向,交易量约8.7万吨,涉及交易金额约为6.09亿元。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接下来还将分行业举办产品对接会,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有效解决企业恢复生产经营面临的各种难题。“市工信局还成立了7个服务企业专业小分队,深入13个县(市、区)挂钩服务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及时跟进企业经营情况,宣传解读各级惠企政策,精准协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