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首批河南省产业创新中心名单中,由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河南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聚焦研发可降解材料的淀粉基、生物基和石油基产业技术,着力完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链。
打造平台 构建全产业链
在周口市郸城县城区东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降解材料创新中心的配套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目前,已新建了生物发酵技术研究室,应用技术研究室投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中试线安装完成,将为正在建设的年产6万吨PBAT生物降解材料生产线提供技术支撑。” 金丹科技技术总监蒋栋梁表示。
作为农业大市,周口拥有丰富的玉米资源,发展生物降解材料有着先天优势。蒋栋梁介绍说,产业中心规划新建1500平方米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楼,组建生物发酵技术研究室、生物基降解材料研究室、石油基降解材料研究室、淀粉基材料研究室、制品与应用技术研究室、多功能推广应用中心等。
“创新中心将着眼于发展玉米—乳酸—聚乳酸(PLA)—改性材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材料全产业链,重点围绕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中高纯丙交酯产业化、PLA规模化放大、PLA工程塑料专用树脂制备和PLA改性及加工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开展技术研究,建设生物发酵技术研究室、生物基降解材料研究室、石油基降解材料研究室、淀粉基材料研究室等研发平台,新建高效发酵、低成本PLA生产工艺优化、生物降解聚酯改性、淀粉基材料4个中试线,打造集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技术转移转化、科技孵化、人才培育于一体的集成创新平台。”蒋栋梁说。
产研携手 推进产业集聚
据了解,该产业创新中心由河南金丹科技牵头,郑州大学微纳成型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金丹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南甜蜜蜜糖业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携手组建,重点开展非钙盐法生产乳酸、“一步法”制备丙交酯、PLA工程塑料专用树脂制备、PLA改性及加工等基础前沿技术研发。
金丹科技以玉米为原材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玉米中的淀粉转化为乳酸、乳酸盐、乳酸酯等产品,进一步以高品质乳酸为原料聚合成可降解材料丙交酯、PLA产品,实现了对玉米由粗加工、初加工到精加工、深加工的多层次价值增值。
与此同时,金丹科技与控股子公司金丹生物新材料丙交酯/PLA生产线进行产业链对接,形成玉米—淀粉—乳酸—丙交酯/PLA—改性制品的产业主链,围绕产业主链使上下游产业在周边进行集聚,带动区域农业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参与创建中心的河南甜蜜蜜糖业有限公司利用玉米加工成玉米淀粉和淀粉糖,并进一步加工制成丙交酯/PLA,为生物降解材料的生产制造提供原料,促进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的发展。
“参建单位在不同领域开展协同攻关。比如,在淀粉、乳酸以及PLA领域,由金丹科技、甜蜜蜜、金丹生物共同开展研究;在PLA工程塑料专用树脂领域,由郑大微纳成型、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共同开展研究;在PLA改性及加工领域,由银金达、邓州金碧、银丰塑料共同开展研究。”蒋栋梁表示。
“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可推动我国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对加快传统石油基塑料制品替代,消除白色污染意义重大。”周口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化提速 向千亿级进发
“立足周口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和集群建设,发展玉米种植-淀粉—乳酸—丙交酯—PLA—改性材料—制品的生物降解材料全产业链,我们已经确定了打造河南省千亿级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链和世界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基地的目标。”周口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国对于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重视,生态环境部已将治理“白色污染”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周口也将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列入周口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深入推进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周口拥有金丹科技、银丰塑料、益海嘉里、金丹生物新材料等多家生物化工、可降解材料的龙头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乳酸生产基地。
今年8月,《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印发,作为五大生物经济基地之一,周口被纳入“一核五基地”产业布局,将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
在产业化方面,该产业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计划将十大工程项目实现重要科技成果产业化。主要包括年产6万吨生物降解聚酯、1万吨丙交酯、15万吨PLA、40万吨淀粉、20万吨乳酸、5万吨淀粉基材料、5万吨精制乳酸、1万吨高品质乳酸乙酯、20万吨乳酸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等产业化项目。
在“十四五”时期,周口力争建成在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2025~2030年,把周口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成1000亿元产值规模的世界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群。
“我们希望出台支持生物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从产业政策、市场准入、行业标准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产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全球化发展。”蒋栋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