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的运行需要众多控制参数的合理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出水可以正常排放。那么当工艺指标出现异常?又该如何控制呢?
pH
pH是衡量污水酸碱度的标准,在污水处理工艺的实际运行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
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很多污水处理的老司机熟悉企业排水情况,已经能凭借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的酸碱度。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会有漂浮的污泥絮体。
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
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可以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
进水温度
进水温度也会影响工艺的处理效果:
》水温高影响冲氧效率,溶解氧难以提高
》温度过低(<10℃),絮凝效果变差,絮体细小、间隙水浑浊。
原水成分
污泥负荷(F/M)
“有多少食物才可以养多少微生物”这点应该是每个污水处理工程师都应该清楚的。正常来讲,需要控制在在0.3左右。
与活性污泥沉降比的对应关系:
活性污泥浓度(MLSS)
是反映曝气池中微生物数量的指标,通常用MLSS表示。
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1)与污泥龄的关系。控制好污泥龄也就同时得出了合适的污泥浓度范围。
2)与温度的关系。正常情况下,温度每下降10℃,其中的微生物活性就要下降一倍。
3)与沉降比的关系。活性污泥浓度越高沉降比越大,反之越小。
溶解氧
出现溶氧异常时,可以在曝气池中采取多点采样的方法,通过测定曝气池不同区域的溶解氧浓度,来分析故障原因。
与其他工艺指标的关系:
1)与原水成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大水量和高有机物浓度都会增加系统的耗氧量,因此运行中曝气机全开之后,要再提高进水量就要根据溶解氧情况而定了。另外,如原水中存在洗涤剂较多,使得曝气池液面存在隔绝大气的隔离层,同样会降低冲氧效率。
(2)与污泥浓度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耗氧量也越大,因此需要做到避免不必要的过度耗氧,以及污泥浓度低时应调整曝气量避免过度冲氧引起污泥分解。
(3)与沉降比的关系。一定要注意的是避免过度曝气。会使污泥细小的空气泡附着在污泥上,导致污泥上浮,沉降比增大、沉淀池表面出现大量浮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