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9月25日讯 化工是国民经济基础、支柱型产业,在山东与日本的产业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今天下午,作为7月30日启幕的“对话山东—日本山东产业合作交流会”系列活动的拓展和延伸,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和日本化学品输出入协会共同举办的“对话山东—中日精细化工对接交流会”在济南召开。近两个小时时间里,超过30家企业相聚云端,就深化这一领域的互利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截至去年,山东化工产业经济总量已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据省工信厅总工程师孙京军介绍,我省已形成炼化、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七大板块”的产业体系,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的17%;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073家,占全国的11.7%。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蕴含着丰富的合作机会。
日本毕马威原副社长、日本普华永道原社长、山东省人工智能顾问椎名茂带来的新消息,进一步增加了双方企业合作共赢的信心。“疫情发生以来,汽车这个化工大的下游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整体看,很多化工投资包括海外投资依然活跃,甚至不少化工企业在扩大投资。”椎名茂说,考虑到未来复苏可能,在诸如车载电池隔离膜、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以及气囊等优势产品领域,日本企业不惧短期销售下降,正持续发力。同时他还透露,小而精、注重环保是当前日本化工产业两大发展趋势,相关产品、发明比例持续提升,山东企业不妨“靶向”寻求合作。
为确保对接质量,会前中日企业已开展线下材料互动,本次活动可以看成是在前期互动交流后达成初步意向企业的进一步宣介。同时也正如椎名茂所建议,参与推介交流的企业产品,均以精细化工这一化工领域发展新动能为主。
来自肥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一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先后起草纤维素领域的国家、行业、省地方标准5项,但对照长期发展目标,高端产品占比低问题依然突出。技术主管李长胤这次带来的合作需求很明确:“我们的HPMC、HEMC产品性能还不稳定,缺乏相关检测方法,这次来寻求检测方法、设备、工艺优化方面的支持;废水通过MVR脱盐、COD生化降解等手段实现无害化排放,但处理成本高,也希望借由合作获得更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和副产盐处置方案。”
通过推介会,双方还建立起民间协会间的沟通机制。当前,山东正加快布局氢能产业,日中氢能合作协会希望就这一领域的企业、技术、人员交流进一步发挥好桥梁作用。协会会长木西扩建分享说,日本通过使用氢能造船,已实现造船成本90%的下降;此外,包括丰田在内的一些日本企业,正通过开放氢能研究专利来实现全球在这一领域的互利共赢,相信这些都将为双方合作提供契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