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整个中国北方的民宅、企业甚至医院都缺天然气;一些学生冷得发抖;而在化工业,氨纶的供应日趋紧张。
十多年前,中国开始逐渐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污染更严重的煤炭的依赖。今年秋天,面对公众让雾霾笼罩的天空变干净的压力,政府决定加快步伐。
但在有些地方,这种转变出了问题。
中国政府周二要求中国西部的大型化工厂停工长达4个月之久,以便省出天然气给家庭和学校供暖。在北京,市政府非常公开地取消了曾被大力宣传的全市停止用煤政策,重新启动一座位于该市东南部郊区的大型燃煤发电厂。在寒冷的空气中,发电厂上空升起了一团高耸的灰色水蒸气和污染物,从北京很多地方的高层建筑都能看到。
“这是自承诺扩大天然气需求以来严重的天然气短缺,”本周造访北京的能源顾问和撰稿人丹尼尔·耶尔京(Daniel Yergin)说。
目前这种短缺只是暂时的。但它们表明,中国治理空气污染和摆脱污染严重的煤炭的过程,将会多么痛苦和昂贵。化石燃料帮助推动中国经济坐上了世界第二的宝座,而中国为摆脱对煤炭的依赖而采取的行动,可能会对全国乃至全球产生影响。
今年冬天,中国政府正在努力将北方很多地方的空气污染减少15%。北方往往是中国空气污染严重的,尤其是在较冷的几个月里,这段时间普遍会通过烧煤取暖。
整个秋天,政府检查人员不仅命令学校、企业和家庭关闭烧煤的炉子和锅炉,改用天然气。据官方媒体报道,他们还拆除和搬走了大量燃煤设备,以确保不会有人违抗他们的命令。
然而,今年的冬天提前到来,并且特别冷,引发了奇高的供暖需求。与此同时,天然气供应不足,有时候输送天然气所需的管道还没有完成施工。
这个结果在全国引发了强烈抗议,尤其在官方报纸《人民日报》上周刊登了小学生由于室内更冷而在零度以下的室外上课的照片后。
“过去供暖的问题也发生过,但是因为供给没有跟上,这次问题特别严重,”厦门大学的能源分析人士林伯强说。“在执行的过程中,政府没有和天然气的企业进行很好的沟通。”
中国消耗的天然气比它生产的多很多,不足的部分通过进口弥补。中国还规定了国家控制的能源巨头销售天然气的价格,鼓励国内使用天然气,将它作为比煤炭更清洁的替代燃料。
不过,维持低价意味着能源公司几乎没有动力生产或进口更多天然气。中国北方的主要油气公司中石油(PetroChina)报告称,它今年前三季度天然气的亏损与2016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
不过,中国天然气的消费价格有一个主要例外,那就是中国大城市的很多出租车以及越来越多的卡车所使用的压缩天然气的价格。自11月初以来,压缩天然气的价格已经飙升了65%,导致政府官员上周警告不要进行价格敲诈。
本周中国煤炭消耗回升的时间点比较尴尬:本月,中国官员在欧洲举行的谈判中一直在宣扬该国控制全球变暖的努力。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上升,不过,在讨论如何抑制未来增长方面,中国表现出比特朗普政府更强烈的意愿。
天然气短缺对中国化工行业的打击为严重,从而对全世界造成了影响。
周二,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宣布,由于天然气短缺,该公司不得不以不可抗力为由,违反从其位于中国西部城市重庆的大型工厂发货的合同。这家工厂制造的化学材料MDI占全世界产量的5%以上。MDI可用于制造氨纶以及冰箱、汽车和房屋的隔热材料。
中国以外的MDI工厂生产这种化学材料主要是用于制造隔热材料,而中国在全球氨纶服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这种弹性材料在美国的主要品牌是莱卡(Lycra)。巴斯夫停工可能会导致MDI的价格升高。化学分析人士表示,那将导致氨纶服装更为昂贵,但应该不会导致它们从商店货架上消失。
尽管中国的环保人士带头倡议更多地使用天然气,更少地使用煤炭,但就连他们现在也认为,政府可能有些过于冒进。
“他们这样去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问题是能否在短期内达到效果,”监测污染的北京非营利组织公共与环境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所长马军说。“他们没有准备好,而且没有足够地去讨论如何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