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MDI  高压发泡机,发泡机  水性  巴斯夫,聚氨酯  聚氨酯  环氧乙烷,聚氨酯  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发泡机,发泡机  石油化工,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聚氨酯 

聚氨酯等胶粘剂生产消费中心转向亚洲

   2021-07-15 780
核心提示:主导着中高端胶粘剂领域的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在亚洲这一胶粘剂产量

主导着中高端胶粘剂领域的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保持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在亚洲这一胶粘剂产量大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兼并重组行动,全球胶粘剂市场的生产和消费重心逐步向亚洲转移。

亚洲市场在全球的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放缓背景下,成为全球胶粘剂市场耀眼亮色。胶粘剂应用浸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尤其包装领域更是随处可见、无所不及,可以说胶粘剂与包装是两个既为独立、又互为依存的亲密无间的产业,双方互为动力、互相促进。胶粘剂工业本身突飞猛进为社会提供了许多性能卓越的新胶种,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当前胶粘剂功能和应用已受到广泛重视,而胶粘剂环保问题却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是否环保已成为胶粘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在环保、健康和安全诸因素驱动下,被广泛应用于制鞋、包装、建筑、汽车等领域的聚氨酯胶粘剂,与其他胶粘剂一样开始向无溶剂、水基,和反应性热熔型等环境友好、高性能方向发展,以逐步替代VOC高、具毒的品类。据专家介绍,这也成为亚洲胶粘剂市场的重要特点。

韩国:市场年增长超过8%

中国专家称,近两年来韩国胶黏剂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一势头将得以延续,按年均增长率8~10%计算,到2015~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20亿美元。其中,增长快的领域是电子电气、汽车、鞋类和造船用功能性胶粘剂。预计今后几年,韩国将进一步完善胶黏剂配方,对原材料和中间体的投资和研发将会增加。据专家介绍,在技术开发方面,韩国企业关注的重点是环保型胶黏剂、水性乳液、热熔胶和反应型胶黏剂,而低成本配方和工艺仍然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功能性胶黏剂能够比较好地满足电子电气、汽车等韩国领先行业的需求,但是由于对产品的性能有着独特的需求,韩国从日本和欧洲等地进口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的做法不是很成功,今后将加大自身研发的力度。

日本:注重环保安全质量

随着前几年经济的复苏,日本胶粘剂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环保型胶黏剂占有较高的比例。当前,日本胶黏剂市场的发展态势是越来越重视环境、安全和质量因素。近年来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乙烯-醋酸乙烯)EVA乳液、反应型热熔胶、氰基丙烯酸盐黏合剂、聚氨酯、丙烯酸压敏胶黏剂,和α-烯马来酐胶黏剂等产品,在日本市场得以高速发展。陈标山指出,日本胶黏剂企业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出几大热点:功能性黏合,即要求胶黏剂具有附加功能,如阻燃性和传导性;快速黏合,即快速获得胶黏剂的设计强度,如热熔胶、快固丙烯酸酯胶黏剂等;压敏黏合,即持久的初黏性,适用于大面积粘接,如反应型热熔胶;密封黏合,即气密和防水黏合,如汽车挡风玻璃等;弹性黏合,即要求卸压黏接层既有剪切强度又有抗撕裂强度,如改性硅环氧胶黏剂;脱离型黏合,即可以在拆卸后回收利用。

{nextpage}

近年来在日本的木工和建筑领域,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EVA乳液和水性异氰酸盐的需求有所增长,贴瓷和嵌板用弹性胶黏剂的需求开始显现;据专家介绍,在包装领域,再生纸用非粉碎性热熔胶、层压制品用丙烯酸乳液和聚氨酯分散型胶黏剂的需求扩大;在汽车领域,含有胶黏剂的零件和内饰用反应型热熔胶的需求加大,封闭式光束灯用弹性热熔胶的需求显现;在电子电气领域,多功能、快速紫外光固化胶黏剂受到欢迎。

中国:大路货过剩高档需求猛增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胶粘剂生产和消费大国。2007年,中国胶黏剂和密封剂的产量为312.5万吨(不含三醛胶),比2006年增长11.53%;销售额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销售额的增长远高于产量的增长,扣除因原材料上涨因素,高品质、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增长成为重要的原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胶粘剂市场仍将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据专家介绍,其中热熔胶、反应型胶粘剂的年增长率将超过12%。

在中国胶粘剂市场,多数通用型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而部分高性能、高品质胶黏剂及胶粘制品需求量增加,如用于电子电气、精密仪器仪表、汽车、航天航空等行业的产品。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环保节能法规的强制执行,今后一些水基型、热熔型、生物降解型、光固化型、室温和低温固化型及无溶剂和高固含量型等环保节能产品,部分改性型、反应型、多功能型等高新技术产品将会有较大发展,增长率将高于一般产品。另外胶粘剂大的需求将来自木工和建筑业,装配和运输业则是需求增长快的领域。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升,中国胶黏剂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将会显著提高,生产将更趋集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7052573号-1
Processed in 0.421 second(s), 14 queries, Memory 0.7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