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豆榨油后留下的豆粕,做成生物基胶粘剂,应用于人造板制造业,可帮助家具建材“抛弃”甲醛。近日,上海理工大学专家研发的“大豆基胶粘剂技术及其在中密度纤维板上的应用”成为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传统木材胶粘剂中,甲醛、胶粘剂,应用于人造板制造业,可帮助家具建材“抛弃”甲醛等是必要成分。上海理工大学医疗机械与食品学院副研究员杨光介绍说,甲醛过量吸入,可引起人体肺水肿及肝肾损伤,对皮肤有致敏作用,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可引起全身性疾病。甲醛、尿素等都来自于石油,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资源已成全球共识。所以,生物胶粘剂制造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界争相攻关的热点。
杨光说,选择豆粕作为原料制备胶粘剂,是看中它43%-46%的蛋白质含量。这是提高粘性强度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蛋白质类胶耐水性差 ”也是上几十年都未攻克的技术难题。经过几年努力,研发小组创出全新工艺路线,通过蛋白质改性等一系列工序,终于攻克了这道难关。对比试验中,用以甲醛、尿素为原料胶粘剂的人造板,经沸水煮1小时即开裂;用大豆基胶粘剂的,煮了10小时依然完好。
据了解,利用全新技术,1吨豆粕可制备6吨胶粘剂,制造成本与传统胶粘剂差不多。初始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废渣还能回收参与反应,做到“零排废”。如今,研发小组已与华谊集团等企业联手,在胶粘剂行业中进行推广。(文章来源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