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原油供应受减产的制约,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联合减产对供需结构的优化和对原油价格的提振让减产国尝到了甜头,减产的时间也延续到2018年年底。不过,随着供需再平衡的推进,减产带来的矛盾与日俱增。这种矛盾在2018年可能会爆发出来。
2017年,OPEC的减产执行率一直较好,像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减产执行率甚至超过100%,而俄罗斯的日均产量预计与2016年持平。从俄罗斯国家聚氨酯泡沫石油公司(Rosneft)的E&P与产量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俄罗斯政府控股的Rosneft的原油产量在2016年和2017年都是增长的,并且这两年E&P投入大幅增加,这种资本支出的增加让俄罗斯有底气在合适的时候快速增加产量。换句话说,俄罗斯已经做好了增产准备。反观沙特,在原油产出方面为了起到减产表率作用、维护OPEC的减产信誉,其在2018年不太可能增加产量。减产协议对于沙特来说,是确切的数字,而对于俄罗斯来说,则是模糊的20万30万桶。从中,可以看出两国减产心态的不同。
截至2017年11月,俄罗斯政府油气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近40%,2016年全年的该项收入占比为35.99%,预计2017年全年的占比会超过2016年。油价重心抬升有利于俄罗斯政府增加收入,该国政府的利益直接体现在销售价格上。再来看低成本的代表沙特,沙特本应对目前的油价相对满意,但考虑到政府连年赤字、国内政局变革,特别是沙特阿美IPO在即,其不仅希望短期内油价抬升,更希望原油市场能长远稳定地发展。结合此前沙特在减产问题上对俄罗斯的迎合,俄罗斯和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在减产上的目的并不一致,OPEC需要的是俄罗斯在减产上与OPEC行动一致,不提前增产破坏供需结构修复的节奏。出发点不同,很可能在终的退出策略上,二者出现分歧。
此外,过去几年,俄罗斯一直大力支持伊朗,包括对伊朗贷款、借用伊朗军事基地等。伊朗与沙特积怨已久,俄罗斯在中东的布局无疑会造成沙特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在油价抬升都能分得一杯羹的时候,两国尚能维持合作关系,而一旦原油市场实现供需平衡,则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反映在减产的退出时间上。
当然,沙特并不能够完全代表OPEC,但2018年OPEC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注定是复杂多变的,共苦不一定能够同甘,在原油市场有希望达到平衡状态的前提下,市场份额变化所带来的利益之争注定会引发各产油国之间的斗争。减产这个游戏,OPEC与俄罗斯暂时还要玩儿下去,但谁先走谁收尾、游戏结束后怎么分配成果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