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体系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防水涂料中,催化剂的作用也是无法忽视的。针对防水企业更改高效的催化剂调整配方体系,也是企业研发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更改催化剂后,原配方体系是否合适呢?现举例说明,原配方如下:
A:B=1:2 |
||||
A组分 |
B组份 |
|||
原料名称 |
添加量 |
原料名称 |
添加量 |
|
MDI50 |
53.2 |
330N |
4.21 |
|
330N |
56 |
2000D |
4.21 |
|
2000D |
109.2 |
MOCA |
8.41 |
|
增塑剂 |
44.8 |
增塑剂 |
75.69 |
|
溶剂 |
16.8 |
填充料 |
58.87 |
|
小计 |
280 |
颜料 |
3.36 |
|
催化剂 |
0.2 |
|||
溶剂 |
13.25 |
|||
小计 |
168.2 |
通过计算可得:
A组份
活泼H当量数为:0.1429
NCO当量数为:0.4252
NCO%=4.23%
B组份
活泼H当量数为:0.0697
A:B=1:2时,反应后的R=2.03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A:B=1:2时,NCO过量100%。
提供配方者,反馈用传统催化剂T12,该反应是可以达到国标强度的(存疑)。
那么分析,催化剂的的作用,传统催化剂T12,在催化NCO与OH的反应同时,也增加了NCO和H2O 的反应。那过量部分的异氰酸酯会跟空气中的水分反应,靠湿固化到达固化。
而高效的催化剂(PD)与传统的T12相比,催化NCO与OH的反应增加,但同时,几乎不催化NCO与H2O的反应。那么就会导致过量的异氰酸酯无法反应,以异氰酸酯的状态存在膜层中,从而影响整个防水涂料的膜层力学性能。具体表现为:1、膜层的延伸率不够;2、膜层出现有表干没实干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种状况?
合理的理论R值为1.1-1.2之间;在不改变AB组份的情况下,改变A:B的值就可以啦。上述配方通过计算可知A:B=1:3.4~3.7为宜。
综上所述,高效催化剂的选择不但没有因为催化剂的价格提高导致配方成本的提高;反而降低了配方成本。